2024年5月14日,教育技术学专业教研室基于前期对培养方案修订讨论的结果,对课程设置、课时分配、任课教师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如下:
第一,教研室主任孙洋教授回顾了前期讨论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调研的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开设情况、课程设置情况以及招生情况,为本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借鉴。在此基础上,教研室教师对本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调整,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知识吸收效率,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时进行了合理分配。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既保证了学生能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又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科研活动。
第二,教研室教师针对教务处提出的能否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问题,从课程内容调整、实践操作的可能性、师资培训、课程资源和支持、课程考核和评估等方面做了深入的讨论。

第三,教研室主任对教务处下发的《关于开展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的通知》、《关于开展师范毕业生发展状况跟踪调查与反馈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师范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的通知》三项工作进行了解释说明和任务安排。
第四,教研室主任介绍了学校的申硕工作情况和后续的工作内容,并邀请了学院科研院长窦强院长对申硕工作中对骨干教师“511”的要求进行了解释说明。每位骨干教师需发表5篇高水平论文、主持1个省级项目、撰写1篇专著。这一要求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声誉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总之,这次会议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优化,确保了课程内容的现代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申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陈光环
审核:孙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