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四)|“青春淳化行”乡村振兴调研队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3-07-12   点击数:

712日,我院青春淳化行乡村振兴调研队到达淳化县桃渠塬村进行参观和走访。桃渠塬村位于淳化县铁王镇,因位于桃树甚多的沟渠旁而得名,境内山水秀丽、景色独特,素有青山别墅”“桃园圣地之美誉;同时这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着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桃渠塬曾是陕甘边和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及前沿阵地,刘志丹、习仲勋、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带领桃渠塬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巩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支援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渠塬村,感受那段烽火岁月的壮阔以及红色美丽乡村的祥和。

实践队到达桃渠塬村后,受到了来自桃渠塬村支部书记王连峰的热情欢迎。团队成员怀抱着学习交流的态度,询问了桃渠塬村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桃渠塬村位于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东北,距县城22公里,全村3561302人,其中党员60人,耕地面积6767亩,该村2020年入选中组部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近年来,成功打造桃渠塬村"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红色美丽村庄样板,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同时桃渠塬村坚持党建汇聚合力,吸收致富能手2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开启"支部+经济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建成现代果业产业园4个;注册"桃渠塬"品牌商标,开发核桃油、土蜂蜜系列产品。2022年,桃渠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80元,年均增长8%;村集体经济收益13.89万元,带动134户脱贫户增收致富。

2019年,桃渠塬村创建为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市级示范村,20219月被咸阳市纪委监委命名为"咸阳市廉政教育基地",202112月被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咸阳市党史教育基地。

桃渠塬是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革命教育资源。县委组织部通过多方征询意见,梳理大量资料,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规划,实施切合村情民意的五大方面8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中组部补助资金400万元作用,整合项目资金3716万元用于建设桃渠塬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完成整村墙体粉刷、文化长廊建设、1500平方米广场硬化、北街管网、安装路灯150盏、低压线路改造6公里、栽植绿化树木1115棵,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同时着力打造桃渠塬村党性教育中心,以爷台山反击战为背景,出品的3集广播剧《风起爷台山》,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播,并荣获了陕西省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原创红色音乐舞台剧《烽火爷台山》在咸阳大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让本地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群众真切体会的生动教材,接受精神洗礼。

虽然桃渠塬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中省市标准要求仍有差距,比如,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标准还不够高、建设进度还不够快,红色资源利用还不够充分等。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举措,全力推进项目再完善再提升再推进。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农业村庄设施条件,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以政策扶持为抓手,发展主导产业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报刊杂志讲好桃渠塬村革命故事,打造乡村旅游"红色名片",把桃渠塬村推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优势,利用红色资源,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力争将桃渠塬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标准提到新的高度。

访谈结束后村支部书记王连峰对实践队的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 :青年是这个时代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相信在青年学子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奋斗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指日可待,共同富裕的目标可期可待,实现中国梦并不遥远。

1927年淳化县建立第一个党组织,1933年创建革命根据地,到1949年淳化县全境解放,做为一直是陕甘边区和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和前沿阵地的桃渠塬留下了太多伟大先烈的足迹:193510月,陕甘边南区党委、政府先后在此召开党员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分别成立了中共淳耀县委、淳耀县苏维埃政府;193610月至19373月期间,以习仲勋任关中特委书记的中共关中特委曾在此地驻扎并开展工作;1933626日,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六军二团在此亲自指挥了著名的桃渠塬战斗193612月至19378月,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人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徐海东、罗瑞卿、王首道、陈光、程子华等在此驻防。

实践队在桃渠塬村支部书记王连峰的带领下参观了桃渠塬革命史陈列室。

1945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国际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迎来了战略反攻阶段。在此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得到美帝国主义的支持,积极准备向陕甘宁边区进攻,妄图夺取关中,威胁延安,牵制八路军开赴日军后方扩大解放区。洞察出国民党假谈判真内战的阴谋后,我军立马做出部署,进行反击。19458823时发起进攻,到810日夺回爷台山,整整3天浴血奋战。驱走全部进犯的国民党军队,我党我军取得了政治上军事上的全方位胜利,三天后,也就是8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报告,高度评价了爷台山反击战。《毛泽东选集》收录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和《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等文章中,都有对爷台山反击战的记述。

爷台山战役让爷台山闻名天下,而这场在解放全中国的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战役,其临时指挥部就设在桃渠塬村。习仲勋、张宗逊等革命前辈曾在此驻留很长一段时间。那么来到桃渠塬,必不可少的当然要参观先辈们的故居,几十年前,先辈们正是在这里生活,战斗,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象征,供后人们参观敬仰。

邓小平、习仲勋、聂荣臻、杨尚昆……一扇扇门前轻轻走过,伸手可摸到的窑顶,光秃秃四壁,一张条桌,一盘小土炕,一盏马灯。触摸冰凉的炕席、桌椅,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即使那些托起中华脊梁的身影早已远去,但此时的天地间山峦静谧,草木祥和,无炮弹轰烈之音,无野菜米糠之食,一行又一行的人们在此驻足,沧海横流,时光辗转间这又何尝不是一本历史予现世的教科书。

在小院墙外百米外一棵古槐于此静立。这棵当地人像神祇般保护的千年古槐,是一种源于心的依赖,只因这棵槐下曾坐过那些敬爱的身影,仿佛在它的浓荫里一坐,心下便可生出无数希望。

其树形似中国地图,人们在旁边种植新树,寓意旧社会的过去和新社会的到来。

实践队深入走访桃渠塬村村户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和落实情况调研。针对桃渠塬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薄弱环节以及难以解决的困难,向桃渠塬村村民发放调研问卷。



                                               教育科学学院

                                                王艇越

                                               2023年7月12日



版权所有: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陕ICP备 05001587 号